《揚明》[揚明] - 第6章 年號"天啟"

朱由校的喃喃自語讓身旁的張維賢一愣,繼而低下了頭。他感受到了身旁這位少年天子身上的野心。

突然朱由校把目光投向了遠方的翊坤宮,那裡居住着主導今晚這一切的始作俑者-鄭貴妃。

比起李選侍所謂的先帝曾欲以我為後,鄭貴妃才是真正的有遺詔傍身。

並且鄭貴妃寵冠後宮三十餘年,即便是外廷的大臣,也有不少深受鄭貴妃恩惠。

他們的暗地支持,才是鄭貴妃有決心發動今晚這場逼宮的底氣。雖然今晚的這場逼宮在張維賢的武力鎮壓下得以順利解決,但是這位還依舊居住在翊坤宮裡,她的分量可不是區區李選侍可以比擬的。

張維賢順着朱由校的目光看去,自然清楚那座宮殿的主人,也明白了朱由校的思慮,許是怕朱由校衝動之下做出什麼事情,連忙朱由校勸誡道: ”殿下,名分已定。切莫行不軌之事,對您的名聲不利。 ”

朱由校輕輕一笑,明白身旁的國公誤會了自己,生怕自己在衝動之下做出什麼錯事。 ”國公誤會了。孤沒有那個意思。 ”

在聽聞朱由校的保證以後,英國公才算是鬆了口氣。隨後,許是怕朱由校誤會自己有為鄭貴妃說話的嫌疑,又連忙要開口解釋,同時也暗暗後悔,怎麼就多嘴說了這麼一句話,好不容易給身旁的太子刷了一波好感,這一下就要敗沒了。

朱由校看到了張維賢臉上的變化,猜到了張維賢的想法,輕輕一笑: ”國公不必多想,孤沒別的意思。 ” 算是稍稍安撫了一下有些緊張的英國公。

”國公對如今的朝廷的局勢如何看? ”

朱由校突然又換了一個話題,向身旁的英國公問道。

張維賢先是一愣,略微思考了一下,斟酌了一下以後說道: ”殿下,眼下國朝雖有些許動蕩,但我大明自有國情在此。邊境的些許蠻子不足為慮。 ”

就在一年前,萬曆四十八年,大明經歷了著名的 ”薩爾滸之戰 ”,後金此戰之後,徹底崛起,奪取了遼東戰場的主動權。

從此以後,明朝在遼東的局勢由進攻變為防守,並且在天啟元年,也就是1621年三月,後金髮動了遼瀋之戰。努爾哈赤攻佔瀋陽,並遷都瀋陽。遼東局勢徹底崩壞。

不過現在遼瀋穩之戰還未發生,擺在朱由校面前的是一個不算好,但也不算特別壞的開局,一切還來得及。

不過當務之急,是要肅清宮內一切不穩定因素。並且建立起,屬於自己的威信。

紫禁城皇宮內的肅清活動持續了一夜,時不時便有小太監從各個宮殿被錦衣衛帶走。夜色籠罩下的紫禁城內,時不時便傳來一聲慘叫與求饒聲,並又很快消失。

待到天色漸漸放亮時,司禮監秉筆太監王安與錦衣衛都指揮使駱思恭來到了朱由校身邊。

”太子,都處理乾淨了。 ”王安對着朱由校行禮後說道。

”駱卿,你那邊呢?審出來什麼東西沒有? ”

聽到朱由校的問詢,駱思恭先是與王安對視了一眼,臉上露出猶豫之色。

”殿下,倒是有幾個人已經招了,雖還沒有切實證據,但均已承是受人指使,聽從李選侍之命,為難殿下,只是這指使之人… ”

駱思恭吞吞吐吐,沒有把後續的話說完。

朱由校一皺眉頭, ”只是什麼,不過是鄭貴妃罷了。有什麼不敢說的。 ”

聽聞朱由校已經知道了幕後之人,駱思恭頓時放下了包

猜你喜歡